3次阅读
2021-12-08 14:40:56
整形资讯
1、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Xo型腿xo型腿是指,站立位时,两腿并拢,膝关节和踝关节内侧分别都可以并拢,可膝关节下方空隙较大,呈现一个较大的膝下空隙,故又名膝下O。
2、xo型腿在所有腿型异常中出现比例最高,年龄跨度也比较广泛,像儿童,青少年,年轻女性、男性,中老年群体都有比较大的基数。
3、该腿型危害多多,除了不美观以外,还容易造成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松弛,严重者还会出现诸如半月板的损伤、髌腱炎等膝关节损伤的症状。
5、从关节排列角度来讲,xo型腿最主要的关节排列异常是胫骨跟股骨相对位置的偏差,只有充分搞清楚这样的偏差,才能在后续的调整过程中做到努力与方向并存,主要的排列状态如下。
6、从肌肉力量调整角度分析,股骨内收、内旋,相对好解决,通过强化相应的肌肉力量,平衡肌肉张力即可做到。
2、关节不稳定(踝、髋)。
3、O型腿也分为两种形式,结构型和功能型。
5、功能型是后天的不良习惯或错误运动模式导致肌肉或韧带代偿引起的腿型改变。
6、一般推行评判标准指的是股骨和胫骨之间的角度,直立位正常角度在170~175度。
7、此角度的过大或过小都容易产生膝关节损伤。
8、如果在跑步中出现X、O型腿,膝关节的受伤机率就会大大提升。
9、我们从跑步动作上可以把X、O型腿分两种模式,一个为开链X、O,一个为闭链X、O。
11、脚再落地瞬形成的X或O型。
12、最简单的理解方法就是:开链腾空腿,闭链支撑腿。
13、在跑步动作中评估X、0型腿时要先区分是开链和闭链。
2、跑步出现开链X、O型腿,大多数都是运动模式异常,也是最容易调整的。
3、一般早期不会出现膝关节损伤,但如果没有及时纠正,慢慢就会变成闭链X/O型腿,这时就会导致膝关节受伤。
4、所以教练要在会员还没出现闭链X/O型腿的跑姿时,就要纠正他们的动作才可以有效的避免膝关节受伤。
5、开链X/O型腿运动模式纠正。
6、X型腿弹力带固定于膝关节外侧,脊柱保持直立(如上图)O型腿相反。
7、X型腿弹力带固定于膝关节外侧,脊柱保持直立(O型腿相反)。
8、改善XO型腿运动模式,提高髋膝踝稳定。
9、髋膝踝连动,核心保持稳定,脊柱保持直立(O型腿相反)。
10、髋膝踝保持矢状面(不要太快)。
11、如果已经出现闭链X/O型腿的跑姿了怎么办。
1、继续往下……。
2、但这也不用担心,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一样也可以降低或避免膝关节痛。
3、一般膝关节受伤后,大多数人都会针对膝关节进行局部康复,可能训练了一段时间效果不是很好。
4、下面就和大家解释为什么膝关节受伤反而不针对膝关节康复。
5、首先先科普一下解剖知识。
6、膝关节是人体最容易受伤的关节之一,它是由股骨的远端和胫骨的近端还有髌骨组成。
7、膝关节不能在失状轴(冠状面)运动,这样会导致膝关节的半月板或内外侧副韧带等损伤。
8、膝关节的功能相对较少,所以它是一个稳定关节。
9、使膝关节变得不稳定的原因并不是膝关节本身存在量不足问题。
10、虽然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膝盖的损伤几率就会增加。
11、但我们要分析的是为什么膝盖受伤。
12、为什么膝盖周围的肌肉力量不足。
1、今天发了一个朋友圈,一个老话常谈的问题,膝关节超生问题,结果大家很多人回应都有此问题,也有朋友们问到如何矫正,于是今天中午取消午睡.............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2、膝盖超伸和骨盆前移,这种骨骼排练特征容易出现:。
3、膝盖疼痛,因为需要过度收紧股四头肌来维持身体平衡,同时小腿后侧肌肉紧张,降低了踝关节的足背屈能力,下蹲或下台阶动作容易出现膝关节活动代偿。
4、功能性扁平足,因为过度紧张的小腿后侧降低了主要维持内足弓的胫骨前肌力量。
5、腰椎不在正常排列上,看图也能看出来,解剖上比较常见大腿后侧腘绳肌紧张,出现骨盆后倾,使得腰椎生理弯曲变小,最后出现疼痛。
6、为了维持姿态平衡,继发性出现X型腿,或XO型腿。
7、站立时大小腿之间的角度超过了180,侧面呈“C”形。
1、小腿腹侧相对于脚跟的位置靠后。
2、有些人天生结缔组织强韧度就比较差或者关节活动度比正常范围大。
4、通过日常动作比如步行姿势,常穿高跟鞋等方面导致膝关节代偿过伸。
5、比如运动或事故中的冲撞。
6、运动项目对人体的特殊要求。
7、比如芭蕾舞演员长期用脚尖进行单腿支撑,长期练习可导致膝过伸。
8、比如在站立时候借助膝关节锁死来维持稳定,又或者力量训练中,每次膝盖都过分伸直到达关节锁死位置。
9、不良的站姿与重心分配。
10、比如由于骨盆前倾或前移使重心过度前移,导致人体重力的力线通过膝关节前方,长期水平向后的压迫可能引起膝过伸。
11、作为伸髋的主要肌肉,臀大肌无力会使人走路时,上身后仰而且伸髋幅度不足,而伸髋幅度的不足往往导致膝关节过度伸直来代替和补偿,也就是所谓的代偿,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膝过伸。
1、山式站姿调整大腿和小腿的位置垂直。
2、山式站姿练习,把小腿肌肉从后向内向前转动,同时微曲双膝,使小腿和大腿调整到直线中。
3、作为老师可蹲在练习者身后,双手大拇指抓住小腿肌肉,其余四个手指抓住前侧小腿。
4、大拇指略用力把向外撇的小腿肚子内转动,若练习者双脚重心不稳,可建议练习者把双脚略微打开,重心调整到脚底根基点下。
5、一手抓住大腿前侧向后拉,一手抓住小腿后侧向前推,通过这组对抗力调整双腿之间的角度,并让练习者通过身体记忆这个站立的感觉。
6、若练习者是因为骨盆倾斜,比如前倾引起了膝关节超伸,要调整骨盆的位置回复在正位的角度中。
7、身体是智性的,若骨盆前倾,身体重心会向前移动,而双腿为了调整身体的稳定位,会通过收紧和加强小腿肚子的力量来控制身体重心不向前倒。
1、每次吸气后,髋部向前推,脊柱向上延展。
2、髋部重心下沉,后侧脚跟向后蹬,伸展小腿肚子肌肉,同时均衡双腿之间的重心力量。
3、或可双手推墙的姿势,来确保上身的稳定性,通过手推墙的力量,把后侧小腿向后蹬。
4、建议双腿背部伸展式练习-----注意双膝和脚踝关节正位保持,收束脚踝,大腿肌肉收紧。
5、若腿后侧紧张,可借助伸展带辅助进行深柔呼吸练习。
6、骨盆和脊柱整体向前延展。
7、上身试着向前向下对折,并且双腿并拢伸直,脚跟向前蹬出。
8、若双腿后侧逐渐展开,可放下伸展带辅助,而用双手抓住小腿或者双脚,配合呼吸一点点下落放松。
9、可进行改版桥式练习:做到桥式后,。
11、比如骨盆前倾引起的腹肌无力。
12、或者因为膝关节超伸而引起足弓塌陷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