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阅读
2021-12-04 06:30:26
整形资讯
1、我看过一个帖子,应该对你有用。
2、这个人是o型腿,他的腿又短又胖,内弓的程度很明显,当然他的尿不湿也有一些责任,这个人的年龄关系,可以判断为“生理性弯曲”,随着他年龄增长,o型腿会自动消失。
3、一般叫做罗圈腿、箩卜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弓形腿,是指在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因此而称为“膝内翻”。
4、判断O型腿是在双足跟、双足掌并拢,放松双腿直立,两膝间若存在距离,就是O型腿了,O型腿可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两腿之间距离小,重度距离大。
5、临床认为O型腿的原因为:发育性因素,即在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所导致。
6、失衡性因素,即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引起支配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而导致。
1、由外伤或其他疾病而导致。
2、O型腿影响外在形体美,也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引起关节疼痛及关节炎。
3、O型腿的矫正方法主要包括手法矫正、手术、仪器、夹板、绑腿、锻炼、矫正鞋垫等,上面这张图是日本鞋垫矫正o型腿,你看最上面小图,是把两个脚跟外侧顶起来,嗯,有道理呀,想来对于O型腿有预防矫正的作用。
4、————————————以上都是7788,以下是管与O型腿——————————————。
5、我们今天谈的是自我整骨复位之:o型腿。
6、我在工作时经常遇到这样要求的患者,他们共同点是膝关节间隙不平均,我解决的方式是先正股骨头外旋归位,股骨头外旋时会使股骨一起外旋,使股骨与胫腓骨拧位。
7、再正腓骨头,腓骨头负责辅助支撑股骨关节,它跑位,支撑力就改变了,膝关节也就拧位了。
2、如下蹲有疼痛,请不要勉强,去医院检查一下,确定膝关节没问题再练习。
3、边上的小孩可以不预备,自己独自练习也行。
4、不要有长时间盘腿坐、跪坐、外八字脚行走、翘二郎腿、蹲马步等习惯和动作。
5、还要注意及时修理磨坏的鞋后跟。
6、如果鞋跟的外侧磨损多,导致鞋底内侧高、外侧低,就可能导致和加重O型腿。
7、—————————————————【防治O型腿】——————————————————。
8、平时O型腿防治保健整骨复位动作(X型腿也可适合):。
9、双腿也要防止变粗,或各种腿型不好看现象,还有膝盖痛也要预防,这个动作就可以。
10、两脚相对盘坐,挺胸、抬头、目光平视。
11、吸气吸满,吐气同时身体下伏到极限,正常呼吸坚持10秒钟,起身,反复5次为一组,每天一组即可。
1、双腿间形成的O型常上窄下宽。
2、特征/判别方法:股骨相对胫骨向外旋转,常伴有外八字脚,双侧髌骨指向外。
3、双腿间形成的O型常相对股骨内旋型更宽圆。
4、特征/判别方法:静止站立位时O型腿特征不明显,在运动时(如下蹲、跑步)O型腿特征显现更多。
5、常见为自然下蹲时双腿无意识向外打开,髌骨朝向和脚尖朝向不在同一方向,髌骨朝向相对更向外,可能伴随足底向内翻。
6、矫正第一步就是要辨别清楚自己是属于哪种类型的O型腿,不同类型的O型腿所需要的矫正方法不同。
7、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以后就可以练起来啦~。
8、针对股骨内旋型O型腿的矫正。
9、拉伸放松紧张的髋内收内旋肌,训练薄弱的髋外展外旋肌。
10、拉伸侧腿伸直,双脚脚尖、骨盆及上半身始终正朝前方,承重腿的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且膝盖与脚尖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保持腰背部挺直。
1、若减小幅度、放慢速度后仍觉得其他部位代偿明显,则动作改为仰卧位将腿向外打开。
2、综合训练——站立位小腿肚夹毛巾卷。
3、脚尖正朝前方双脚并拢,将常规大小的洗脸巾卷成毛巾卷夹于双侧小腿之间。
4、伸直双腿将毛巾卷夹在小腿间,同时将腿往外转使小腿后侧的小腿肚尽量更多的接触毛巾卷。
5、应与下文中股骨内旋型O型腿的矫正动作“站立位双膝夹毛巾卷”相区分,小腿肚夹毛巾卷不仅强调双腿往中间收的动作,同时也强调用力将小腿往外转的动作,在保持双脚并拢的前提下尽量使小腿后侧更多的接触毛巾卷。
6、拉伸紧张的髋外展外旋肌、训练薄弱的髋内收内旋肌。
7、改善可能相关的高弓足问题。
8、臀肌拉伸主要有三个动作,分别拉伸的梨状肌、臀中肌、臀大肌,通常梨状肌、臀中肌相对臀大肌紧张的多一些所以拉伸感会强一些。
1、将拉伸侧腿抬起,上方腿膝盖正对同侧肩膀,手拉住拉伸侧腿膝盖处向下拉,注意骨盆不要抬起,感受臀部侧后方的拉伸感。
2、拉伸侧腿的膝盖一定要正对同侧肩膀,否则向外偏移过多拉伸感不强,向内便宜过多拉伸的肌肉会变成臀中肌。
3、将拉伸侧腿抬起,膝盖正对身体中线,手拉住上方腿膝盖处向下拉,注意骨盆不要抬起,感受臀部侧后方的拉伸感。
4、拉伸侧腿的膝盖一定要正对身体正中线,否则向外偏移过多拉伸的肌肉会变成梨状肌。
5、将拉伸侧腿弯曲抱于胸前,注意骨盆不要抬起,感受臀部正后方的拉伸感。
6、侧卧在瑜伽垫上,一腿伸直将脚置于椅子上,另一腿向上抬去靠近此腿。
7、以做完后大腿内侧肌肉有明显但不强烈的酸胀感为佳。
8、①躯干和大腿始终在一条直线上,臀部不要往后倒或者后移。
1、②保持躯干稳定及腿伸直,身体不要向前或向后倒。
2、③凳子高度的选择:选择与自身小腿长差不多高度的凳子。
3、双腿分开在大腿处夹一适当大小的球,保持上半身直立,贴墙下蹲后站起,保持夹球不落。
4、①球的选择——球的直径应小于等于双腿分开与髋同宽后大腿间的距离。
5、②球应保持夹在大腿间,球不宜过硬。
6、③下蹲站起的过程中始终尽量保持上身直立,以及双脚脚尖始终正朝前方。
7、综合训练——站立位双膝夹毛巾卷。
8、高弓足可能导致足内翻,足内翻会向上影响髋、膝关节从而形成股骨外旋型O型腿。
9、高弓足难以通过运动训练矫正,有明显症状且对日常活动有较大影响的高弓足通常通过手术改善。
10、症状不明显、对日常活动影响不大的高弓足可通过佩戴矫形鞋垫、运动时穿缓冲减震功能好的鞋子来进行防护。
1、左侧为正常足弓,右侧为高弓足如何判定自己是否有高弓足以及高弓足的具体防护方法请看啊秋往期文章。
2、功能型O型腿本质是髋外旋肌紧张、髋内收肌薄弱,也可能与高弓足、踝关节外侧韧带松弛(外踝不稳)有关。
3、动作同股骨外旋型,见上文。
4、动作同股骨外旋型,见上文。
5、方法同股骨外旋型,见上文。
6、O型腿的矫正要素一定是把判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放在第一位,不同类型的O型腿适用的训练方法不同,其次就是要坚持、坚持、在坚持。
7、正确合适的训练方法+坚持=大美腿~夏天要来临啦,为了美腿,加油呀~。
8、本文训练方案适用于生理性O型腿,不适用于病理性O型腿(即各类疾病导致的O型腿,例如佝偻病等),病理性O型腿应尽早就医。
9、O型腿的成因(解答你关于为什么觉得自己的腿型越来越O了的疑惑~)。
1、0型腿又称膝内翻,就是以双下肢自然伸直站立时,双侧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体态特征。
2、下面这位美女的腿型其实很常见,我们常常在街上也会看到O型腿的人,有的人觉得O型腿没有危害,只是影响美观而已。
3、O型腿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4、O型腿的人,由于大腿曲线变化,从正面看,显得腿短,上下肢比例失调。
5、O型腿患者两条腿之间巨大的缝隙,在视觉上非常不美观。
6、由于O型腿的人,大小腿都是骨骼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这样导致下肢外轮廓线更加外移。
7、O型腿的人,由于身体重量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在行走时,不易保持平衡,容易摇摆,形成鸭子步,步态难看。
8、这同样是由于O型腿危害导致的。
9、对健康的影响,由于O型腿破坏了膝关节正常力的分布,使关节一侧所受的生物应力增大,对侧相对减少。
1、还会引起膝关节行走时疼痛,关节活动也受影响,进而易导致骨性膝关节炎。
2、O型腿的程度评估:双腿并拢时双膝仍有空隙,按膝距大小分度。
3、常见膝距小于3厘米,主动膝距为零。
4、常见膝距膝距小于3厘米,主动膝距大于0。
5、常见膝距约3~5厘米之间。
6、常态膝距大于5厘米。
7、常见两种形态:结构性和功能性O型腿。
8、处理体态问题的第一步即应明确所面对的问题是结构性的还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两者并存。
9、结构性问题的改善通常缓慢,但分析过程相对较简单,功能性问题则相反。
10、结构性问题可引起功能性问题,功能性问题也可发展为结构性问题。
11、结构性o型腿常见三种类型:。
12、股骨内旋合并膝过伸型。
13、功能性o型腿:动作中出现膝内翻。
14、比如上图由站立到下蹲时出现的膝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