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阅读
2021-12-15 08:12:26
整形常识
1、o型腿又叫罗圈腿,O型腿是很多人的噩梦,不仅影响形体美观也威胁到以后的健康。
4、O型腿主要是因为坐姿、站姿、走路受力模式失衡等不良体态,导致腿部肌肉分布发生了改变,同时也牵拉了相应的关节偏移或者旋转,长时间积累形成现在的o型腿。
7、O型腿的矫正方法很多包括:手术、仪器、夹板、绑腿、手法、锻炼、矫正鞋垫等。
8、也可以理解为手术矫正和非手术矫正两种,也是一直在争论的话题,那什么样的O型腿适合手术。
9、又有什么样的O型腿适合非手术矫正。
10、手术适应于骨头弯的O型腿,或者已经并发骨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疼痛,影响正常生活的。
2、缺陷是手术技法不同,大多需要截骨,痛苦和风险大,风险是未知的、不可逆的。
3、非手术适用于受力失衡导致肌肉分布发生改变,同时牵拉相应关节偏移或者旋转的,也可以理解为骨头本是直的O型腿。
4、非手术矫正好处是费用低、风险小,缺陷则是主动治疗,见效慢,需要长期坚持。
5、没有恒心就达不到矫正目的。
6、也许有人会问,那怎么才可以确定我的是不是骨头弯的。
7、鉴别方法很简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到医院拍一张站立双下肢X线片,一目了然。
8、拍X线片的成本很低,但选择错误方法付出代价会很大,科学矫正,谨慎选择。
9、O型腿自我矫正,首先要改变以前的不良姿势,平时坐姿要做到不跷二郎腿、不盘腿、不跪坐。
1、O型腿的矫正方法可分为两类,非手术矫正和手术矫正。
2、就算是矫正带那种小力度长久的“潜移默化”的施力,也不会让它变形,而是会“骨折”。
3、手术矫正O型腿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截骨治疗法,另一种就是由腿型矫正专家李沁奕院长提倡的自体脂肪移植矫正o型腿。
4、这两种方法虽然都能达到矫正O型腿的效果,但是截骨治疗法的原理是通过人为的把骨骼打断后再重新接上,通过这种方法矫正O型腿不仅截骨时创伤大、风险高,而且稍有不慎就会致残。
5、自体脂肪移植矫正O型腿是把影响人体腿部线条美感的脂肪提取出来,通过提纯获得活性脂肪细胞,然后再将脂肪细胞注射到腿部凹陷部位当中改善腿部形态,从而矫正O型腿。
6、自体脂肪移植虽然针对O型腿矫正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但也有一定难度,因为腿部距离心脏距离较远,血液供应不如面部、胸部等距离心脏较近的部位充足,脂肪细胞无法获得丰富的营养,导致移植后的脂肪成活率较低。
2、不良习惯的存在,不断改变膝关节的正常结构,使膝关节内旋、外张,最终形成O型腿这种身材缺陷。
3、要预防O型腿、矫正O型腿,都必须改掉站姿、走姿、坐姿、睡姿中的不良生活习惯。
4、要改掉长久形成的加重O型腿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5、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O型腿、被O型腿困扰的人就越来越多,而矫正O型腿,也才会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6、只要有坚定的矫正O型腿的决心,就要坚定信念,用毅力刻意纠正自己身上存在的导致O型腿的不良习惯。
7、哪怕是每天改变一点点,也会让自己距离达成矫正O型腿的目标,越来越近。
8、建议通过专业性的瑜伽课程进行修复,或者通过外部物品辅助(缠绷带矫正法)的治疗方法进行矫正。
1、双脚自然站立,双足并拢,用直尺量出双膝之间的距离即可判断。
2、内旋O型腿、外旋型O型腿、XO型腿。
3、轻度以及中度的O型腿可以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进行矫正,重度需要结合手术进行矫正,下面我分享一套专业的矫正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4、拉伸髂腰肌:15s/次,3次,间歇5s。
5、15s/次,3次,间歇5s。
6、拉伸小腿三头肌:15s/次,3次,间歇5s。
7、支撑腿大腿与躯干呈120夹角,小腿与大腿呈90度。
8、抬起腿勾脚尖,用脚后跟画圆。
9、16次/组,3组,组间间歇15s。
10、屈髋屈膝并腿侧卧,发力将上腿如同贝壳打开,保证脊柱和骨盆不动。
11、16次/组,3组,组间间歇15s。
12、屈膝仰躺于瑜伽垫上,足跟靠近臀部,勾脚尖,用上背部和足跟作为支撑点将臀部尽量抬高。
1、你是否有腿不直的困扰呢。
2、可能本来你的腿又瘦又长,但无奈长歪了,不敢明目张胆的穿裙子或紧身裤。
3、或者本来腿就粗,又是歪的,这就尴尬了,雪上加霜。
4、今天给大家推荐两个动作,纠正O型腿,效果特别好,这是我们在培训时,给学员演示完,做一次的对比图,注意这只是一次的效果哟。
5、O型腿也有他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膝盖会内翻,膝盖内侧关节面减小,外侧增加。
6、臀部力量薄弱,小腿外侧发力多小腿也比较粗壮等,所以也有普适性的方法,在今天分享的两个动作就属于普适性的方法。
7、关于O型腿,我们有详细的线上课程和线上训练营,如果你想系统纠正好,欢迎找到我们哟。
8、同样的大量的对比图给你信心,加油。
9、我们在纠正之前,要先保证你的O型腿是可以通过运动纠正的,要是已经骨头变形就靠运动就没戏了。
1、首先我们应该先明确什么是O型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O型腿。
2、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俗称“罗圈腿”、“弓形腿”、“箩筐腿”。
3、指的是在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故此称为“膝内翻”。
4、O型腿主要的成因大概分为三类,一是发育性因素:在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而出现膝内翻的改变。
5、二是失衡性因素: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引起支配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长期的肌肉力学失衡可以导致关节发生移位,而形成膝内翻,在X线正位片上显示膝关节内外侧间隙不等宽,内侧间隙明显变窄。
6、三则是外伤或者其他疾病导致的。
7、运动矫正对失衡性因素造成的O型腿有较明显的效果,并且部分失衡性O型腿会同时伴随髋关节的外展移位。
1、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外侧角度的稳定结构。
2、当外侧副韧带松弛的情况下,内侧副韧带偏大的力量就会牵拉小腿胫骨向内侧旋转,形成膝内翻,即O型腿。
3、为什么普遍认为O型腿就是骨头弯了。
4、认为O型腿都是骨头弯了,是一种误解。
5、O型腿的人,平时站立和走路时,都是腿外侧肌肉用力,内侧用不上力。
6、因此腿部肌肉发育不匀称,往往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
7、形成的腿部肌肉轮廓线就是弯曲的,给人的感觉就是骨头弯曲了。
8、由于腿内侧肌肉少,会导致双腿间的缝隙别大。
9、外侧肌肉多,就显得胯宽,下肢臃肿、腿短,上下不协调。
10、那么如何判断我们是否是O型腿呢。
11、下面是常见的3种自我测试方法: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自然下垂,两足并拢。
12、常态膝距:两足踝部靠拢、双腿和膝关节放松,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1、中度在3~10cm之间。
2、主动膝距:腿部和膝关节向内用力并拢,双膝关节内侧的距离。
3、根据常态膝距和主动膝距的大小,O型腿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4、Q角:采用解剖学体位,以髂前上棘为起点向膝盖中点做一条垂线,以髂前上棘为起点向地面再做一条垂线,两条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Q角,Q角大于15°为O型腿。
5、如果出现O型腿怎么矫正呢。
6、锻炼大腿内侧力量。
7、O型腿通常大腿外侧肌肉过紧,应放松,而内侧需要加强,解决大腿内外侧肌力不均衡改善大腿内收、内旋肌群的肌力不足的问题,使大腿恢复到正确的位置。
8、近代研究证明健康的肌肉是身体核心的收缩先于四肢的运动,激活较慢参与运动的核心肌群,可以缓解腰背疼痛和稳定身体姿态。
9、通过加强人体的核心肌肉练习可以使全身的肌肉达到平衡,提高人体的腰椎、骨盆、胸椎及颈椎的稳定能力,改善身体重心的调节能力,达到巩固O型腿矫正效果。
1、一般是由于婴幼儿时期骨骼发育畸形引起的,常因1.5周岁前骨骼发育畸形、过早的从爬行过渡到步行等多种因素引起。
2、因为早期发育的原因,这种O型腿比较难进行矫正,所以各位家长在宝宝七周岁之前,需要对他的腿型多进行留意。
3、目前有O型腿问题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属于后天性的。
4、内旋O型腿、外旋型O型腿、XO型腿。
5、后天不良的生活习惯。
6、腿部中间距离较大空隙,导致腿伸不直,影响气质、形象。
7、特别是对于姿态要求高的模特、空乘、飞行员等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8、根据科学研究显示:中度的O型腿会让腿短2cm,不是你的腿不够长,都是因为O型腿。
9、修长的大长腿毁在了O型腿上。
10、长期处于O型腿这种状态,对于下肢的整体力线会有极大的影响,继而导致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髂胫束摩擦综合征、弹响髋等一系列运动损伤问题。